当前位置:首页 >> 工作交流 >> 经验交流
一二三四五六七 奏响关爱和谐曲
发布时间:2015-07-15 来源:关爱明天杂志 阅读次数: 0

  本刊记者 李强

  数 说 攀枝花

  攀枝花 “一二三四五六七”

  一是指一个首要任务,始终以立德树人为要;二是两个服务,服务下一代健康成长,服务党政中心工作;三是三个结合,不断巩固完善“家庭、学校、社会”三结合教育网络;四是着力打造攀枝花精神教育、评选优秀“小公民”、关爱明天普法先行、五创联动老少同行四个特色品牌活动;五是关爱帮扶“五失”青少年;六是创建“六好”基层关工委;七是齐心协力,构建“大关工”格局。

  近年来,关心下一代工作如沐春风,百花齐放,以奔腾之势跨入新时代。攀枝花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,在春天的花海里,踏着“一二三四五六七”的快乐节拍,奏响了一首浩荡的关爱之歌、一首动听的和谐之曲。

  打基础 抓基层

  按照“基层工作年”的工作部署,攀枝花关工委不断加强组织建设、队伍建设,着力抓培训、抓试点、抓学校、抓六好。目前,全市共有关工组织1735个,共有“五老”21563人,涌现出一批以全省“十佳五老”丁爱谱、王辉荣为代表的先进典型。

  面对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巨大挑战,全市关工委着力加强学习培训,通过举办培训班、上门“一对一”指导、经常座谈交流等形式,已培训“五老”及年轻工作者两万余人次,实现了关工委培训的常态化、制度化。

  为不断探索积累基层关工工作经验,2011年起,全市关工委启动了街道乡镇、村组社区及学校企业等基层关工委分类试点工作。各区县、有关市级单位分别承担了试点任务。

  关心下一代重在基层,创建“六好”是加强基层关工委工作的生动载体。2014年,市委、市政府下发《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六好基层关工委活动的实施意见》。市关工委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、加强基层调研指导、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,不断深化“六好”创建活动。

  重特色 抓宣传

  根据全市关工委分类试点及“一地一品”的工作要求,东区开展未成年人“四零”(零网瘾、零吸毒、零犯零、零失学)社区创建活动,已建成22个“四零”社区;同时建成中小学生校外教育辅导站48个,长期开展学业辅导、科普宣传、心理辅导、社会实践等公益活动。

  西区召开全市家庭教育交流会,推广家教工作经验。其学校、幼儿园均成立家长学校,持续开展家庭读书竞赛、家教知识征文、亲子活动等;其中四所学校分别获得“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”、“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”称号。

  仁和区注重发挥老艺人、老教师优势,在平地小学生中传承民族文化,传承民族精神,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对学生开展三弦、二胡、竹笛、古筝、谈经古乐等特长技能辅导。

  米易县多年连续举办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,通过主题报告、素质拓展训练、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关爱特殊少儿,已覆盖1200余人;其老年文艺团队广泛开展书画文艺进校园活动,走遍了全县所有偏远山区学校。

  盐边县关工委深入基层,在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关工组织,全县关工组织由296个增至1068个;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,主办《盐边艺苑》,刊登了1400余篇以青少年成长为主题的师生文艺作品。

  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的良好局面,市委宣传部专门召开会议、下发文件,要求媒体做到“每周有声音、每季有专题”。

  办实事 抓关爱

  “帮扶到人,关爱到心”。这是每个关工组织的工作目标。2012年起,市关工委、市教育局、团市委联建全市特殊青少年电子档案库,重点统计失依失亲少儿、失足青少年等14类,共3900余名。通过部门救助、社会关爱等途径,已有2400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,占比约60%。

  “五失”青少年是特殊青少年中的重点关爱对象。按照省关工委对“五失”青少年的工作部署和市领导批示精神,全市关工委、民政、教育、公安等部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,联合启动“五失”排摸工作;拟于今年5月底前形成全市“五失”关爱帮扶工作意见,市委、市政府将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,进行专门部署,并正式发文建立“五失”关爱工作长效机制。

  近年来,市级部门关爱工作突飞猛进。市总工会“寒窗助学”行动启动于2004年,仅去年就发放助学金386.69万元,资助贫困学生977人。2014年团市委筹资近40万元开展圆梦活动,提供140多个就业岗位,发放青年小额贷款1637万元。自2011年起市文明办牵头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,现在全省率先实现4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。

  关爱明天,普法先行。据21个真实故事摄制的警示教育片《错位的青春》,以“身边事教育身边人”。市关工委编写自护教育精品课件,培训“五老”普法员。市法院建设少年法庭、市检察院调研未成年犯罪问题、市公安局开展安全教育、市司法局聘请学校法律顾问,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  攀枝花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两年来,在本地企业极度困难的时期,共募集爱心物资近300万元,开展了涉及青少年特殊救助、公益活动、阵地建设、心理关爱类的十余个公益项目,直接救助上千名特殊少儿,数万名青少年从各类公益活动中受益。

  关心下一代“十一亮点”

  亮点一:老少结对成果丰。在参与关工委老少结对的青少年中,“被处分”的问题学生成为演讲高手;“挂科”孩子成绩稳步提升;脑瘫青年开上网店……

  亮点二:五老典型好又多。全市21563名“五老”中涌现出丁爱谱、王辉荣、丁国勇、刁亚中、杜玉凤等一大批先进典型。

  亮点三:经费保障强有力。2011年起,关工委年度工作经费按市级30万元、市级单位1—2万元,区(县)15万元、乡镇(街道)2万元纳入同级财政预算。

  亮点四:考评体系更科学。2011年起,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各级党政、市级单位年度目标考核,分值为2分。

  亮点五:创建六好出实招。召开创建“六好”现场经验交流会,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,在各区县开展分类试点工作,加强调研指导。

  亮点六:攀枝花精神接地气。今年是攀枝花建市50周年,结合“三爱”教育,关工委在征文报告基础上新增了故事会、文艺会、精神论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。

  亮点七:优秀小公民树品牌。2006年起,市妇联、市关工委等广泛评选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中表现突出的优秀“小公民”,现有480余名少儿获此殊荣。

  亮点八:特殊档案早建成。形成含3900余条个人信息的全市特殊青少年电子档案库。目前,库中2400余名特殊青少年得到了来自各方不同程度的关爱与救助。

  亮点九:基金建设有创新。2013年,攀枝花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后,形成十余个管理制度,为其他公益组织提供了借鉴范本。

  亮点十:高校工作影响大。攀枝花学院关工委与市关工委紧密合作,联建14个关爱工作团。2014年,全省教育系统川南片区高校关工委工作会在该院召开,其工作经验深受好评。

  亮点十一:助业推荐有实效。为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就业, 2012年起,市关工委与高校联合启动“圆梦助业行动”。

主办单位:攀枝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攀枝花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

承办单位:攀枝花电子政务办公室